金色的黄河,在历经千里奔袭后,终于在中原大地深深地怀抱起豫北明珠、中华龙文化发祥地濮阳。农耕文明的厚积与一代又一代龙的传人,在这片土地上耕耘、传承和创造着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
文化诞生神奇,神奇产生力量。
王铭伟,作为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刘氏麦秆画”的第九代传人,正是凭着这种力量躬身前行。最普通的麦秆,也能诞生神奇,并产生一种持续的文化价值量。这种量,就是王铭伟在传承中传递的力量,在创新中创造新的价值量。
荣耀的向往
王铭伟说,让他真正对麦秆画艺术树立起信念,并当作自己人生的目标,是在2000年。有一天校长到他所在的班级,刚一进门,他就看到校长手里拿着一张画报。画报上那个亲切温和的人物正是他崇拜的“刘氏麦秆画”第八代传人刘丽敏。2000年,刘丽敏被美国洛杉矶天普美术学院聘请为客座教授,霎时间,多篇新闻报道铺天盖地。当大家都知道了大名鼎鼎的刘丽敏就是王铭伟的亲姨时,班上一下子炸开了锅,羡慕的话语和眼光全向他投来。王铭伟心里真是美极了,从此,他在心里默默有了一个理想和奋斗目标,将来一定要成为像大姨那样的人。
于是,每逢假期,王铭伟便背着书包到姥姥家跟大姨学制作麦秆画。大姨打小就喜欢王铭伟,于是,一有工夫,就手把手地从一只小鸟的羽毛、一片树叶开始,一点一滴地教他制作麦秆画。王铭伟每次学得也极为认真,一丝一毫都不漏过。这样不间断的学习,王铭伟一直坚持到2005年高中毕业。其间,王铭伟多次受到刘丽敏的言传身教,参与到麦秆画的创作中,并在学习和创作过程中深受启发。
高中毕业后,王铭伟就到北京专门进修工艺美术专业,为日后进行麦秆画的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麦秆画源自古代宫廷,相传唐朝开元年间,清丰籍梨园弟子将家乡的麦秆画献给皇上李隆基欣赏,李隆基大悦,赏赐梨园弟子将宫中大曲带回家乡作县府祭祀庆典表演。宋朝天圣年间,清丰民间的麦秆画已是十分有名的土特产,用麦秆拼贴出的各种头饰、贴画风靡豫北。由此,也铸造了麦秆画极强的艺术生命力,对当时社会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刘氏麦秆画”从众多的精品麦秆画中脱颖而出,系刘家世代相传的艺术珍品,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据刘氏家谱记载,清朝乾隆年间,第一世祖皇清处士刘瑞开创了麦秆画的先河。
高手出自民间。当时刘瑞也算是无心插柳,有一天在田间收麦子歇息的时候,随手扯了一根麦秆,在手上把玩,编结出一只小兔子,尽管有几处折断的痕迹,但在阳光下泛着金灿灿的光,依然不失可爱活泼状,引来乡邻们争相观看,夸赞刘瑞心灵手巧,他索性每到麦收歇息,就找来一些品质好的麦秆,根据自己的想象,编结出一些家禽飞鸟。没想到很快名扬乡里,这给了刘瑞很大鼓舞,他开始潜心研究麦秆画,从一开始仿效一些前辈的制作方法,到逐渐开始自己创作各类图案,并制作出植物胶、驴皮胶粘贴,开拓了麦秆画的平贴技法。
后来,刘瑞又经过大胆尝试和精心制作,粘贴出“灶火”、“丰收图”、“观音”、“生肖”等一系列的麦秆贴画,成为当时乡间难得一见的麦秆画精品,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追捧。刘瑞对麦秆画的喜爱和研究一发不可收,成为清丰著名麦秆画艺人和刘氏麦秆画的奠基人。
刘丽敏是“刘氏麦秆画”的第八代传人,为了创作出更多更新颖的麦秆画,1983年,刘丽敏自费去青岛再次学习工艺美术技术。通过这次学习,刘丽敏在麦秆画的工艺创作上又向前跨出了一步。在反复试验和不断改进中,她终于归结出一套自己的工艺制作过程。从麦秆浸泡,防腐防虫,到熏、蒸、漂、剖、刮、熨;麦秆表面的碳化,温度与色泽的关系;如何利用麦秆的自然光泽、纹理和质感巧夺天工,甚至从不同角度怎样粘贴才能展现出不同的色泽等。无论对大的还是微乎其微的小工艺都研究出了精细、规范的流程。为了这些成果,刘丽敏的手上不知磨破过几层皮,磨出过多少水泡。
1989年,刘丽敏带着自己创作的第一批麦秆画参加了全国第二届乡镇企业出口商品展览会,获得了一等奖。1990年,她为亚运会捐赠了2000幅麦秆画,向世人展示了古老的中国民族文化和龙乡文化。
创新的传承
王铭伟学麦秆画的劲头是任何人都比不上的。他最忌讳学习中有遗漏,哪怕只是一星半点甚或是并不需要去花费时间研究的技艺和细小的制作环节,他也总是抱着“很重要”的态度。他说,只有这样去学去做才会觉得安心,才可以痛快地吃饭、安然地入睡。
除了学习和研究主要的手工艺技艺,王铭伟对制作麦秆画所使用的辅助材料也都一一进行反复试验并详细记录。他说,不能小看这些环节,只有熟知绒布、胶版、玻璃纸、铝合金等辅助材料在粘贴麦秆画时表现出的不同特性,才能在创作麦秆画时,依据表现的内容选取最适宜、贴切的辅助材料,这对作品的完整性和唯美性至关重要。
经过几年创作,王铭伟发现仅在中原地区,就有许多值得去开发和研究的民间艺术瑰宝,尤其在手工艺方面,有些绝技都濒临失传和灭绝。作为从事民间艺术工作的他,王铭伟感到自己有责任也有义务为这些古老的文化提供一个展示和发展的平台,去整理和挖掘出更多的精髓让人们去了解和欣赏。
2010年12月,刘氏麦秆画从其前身的濮阳市丽立工艺美术厂,正式转型为刘丽敏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在不断的经营和扩展中,也由原来不到30名员工,发展到现在的近百名。
王铭伟善于学习和交流,2007年,中原文化天津行举行前夕,他决定要在此次河南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珍品展上,拿出一幅好作品,经过精心构思和创意,结合本次活动的意图,最终,他以一幅《雄风》为题,展开了创作。
创作中,他又经过深思熟虑,用象征百兽之王的老虎作为表达“雄风”的载体,然后,从构图、视觉、气势上进行整体画幅的创作。他要打破以往单只、静态老虎的创作惯例,变静为动。把以前不可能用麦秆画表现出来的老虎的内在气势、威严,甚至思想尽可能地展现出来,而且要尽善尽美。经过王铭伟近两个月的构思、制作,一幅长150厘米、宽70厘米,气势磅礴的《雄风》麦秆画终于圆满完成了。整幅图由三只幼虎构成。三只幼虎姿态各异,眼神里却都透着无畏和霸气。那种跃跃欲试,压倒一切、所向披靡的气势从每块肌肉、每根毛发都渗透和体现了出来。看到这幅画的人无不竖指称赞,麦秆画界技艺娴熟的老艺人也都佩服他大气的创作和精细的制作工艺。果然不负众望,麦秆画作品《雄风》在中原文化天津行——河南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珍品展上荣获金奖。
他深信,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也更崇尚另一句至理名言:艺术无国界。因此,他说,要在传承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去聆听世界的声音,聆听人们心跳的所在。如果只是一味地闭门造车,两耳不闻窗外事,永远也不知道人们的心在哪儿,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心在哪儿,也就无法创作出精湛的艺术作品。所以,除了要从祖辈那里传承手艺,更要学习用心去聆听、寻找和发现,只有创新,才能在传承中实现价值。